殯葬百科

孝拜公媽

孝拜公媽

台灣有句俗諺︰「一人一家代,公媽隨人拜」,原意是指少管他人閒事。可是為什麼是用「公媽」來形容,而不是神明呢?
其實台灣人對於祖先是「敬畏」的,所謂的敬畏是指又愛又怕!
公媽就是已故的親人,為了表達孝道與代代相承,因此在早期宗教信仰單一化的農業社會,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安奉祖先牌位。然而宗教多樣化,社會型態改變了,包括建築物也變了,於是子孫與祖先漸行漸遠;還保有傳統觀念的可能將祖先牌位送到佛寺、塔位「請人拜」,有的子孫甚至直接丟進垃圾車,眼不見為淨。

其實公媽也很無辜,子孫們偶而心血來潮就準備一些自己想吃的食物祭祀一番;萬一工作較忙,祖先也只能乾瞪眼,要不然祢們跳起來咬子孫啊!而家中要是有些雜事讓家人不太順利,就會說是被公媽「問到」,感覺上是責怪祖先不保佑,這種觀念合理嗎?

其實假如家裡的空間夠的話,擺個神明桌是理所當然的作為,假如你有注意到建築商人蓋房子就會發現了,比如說蓋了透天住宅或是別墅,建商會在一樓準備一間「孝親房」給年邁父母親住,這是孝順「未來的公媽」;而在頂樓會有一間「神明廳」,這是給「現在的公媽」住的。

家中安奉公媽,在晚輩心中就猶如長輩仍隨時和自己住在一起,對晚輩有心靈安慰的重大意義,另一方面也代表晚輩不忘本,永遠記得自己是誰家的子嗣,並象徵這個家庭香火不斷,會一直延續下去。
可是有個特殊因素,那就是台灣人習慣把孝道與宗教信仰給模糊了,所以就產生了種種臆測性推論,這些事情是否存在,真實性如何,是可以被討論的。
比如說:
家中不能只安奉公媽,必須也要奉祀神明;
燒給祖先的紙錢不能太多,以免祖先誤認子孫很富裕,以後不保佑⋯⋯,這些禁忌或真或假,信者恆信。

假設家中已經安奉了公媽牌位,應該在什麼時候祭拜呢?
記得在我年紀尚幼時,我娘在農曆初二、十六拜土地公時也會一併拜公媽,這也不是我家的特例,很多人都這樣做。為什麼會拜的這麼勤呢?主要是因為拜拜的菜色比較豐盛,在物質不甚寬裕的年代利用拜神祭祖撈一頓吃的很正常。
時至今日就不同了,一年要拜幾次公媽說法有了差異。有人一年拜三大節;有人拜除夕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元節、重陽節。合稱五大節日;也有拜除夕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中秋、重陽、冬至,總共七次。

其實拜祖先不在於次數,更不需要講究菜色豐盛與否,因為公媽是自己人,你準備什麼祂們就吃什麼,這叫做「誠意呷水甜」。
以前我娘拜公媽我會幫忙端菜擺桌,娘會交代「大碗大筷」,湯、飯整鍋端上桌;每盤菜都很霸氣,裝的滿滿的;碗筷整疊擺著⋯⋯。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家人準備一起吃飯,不講究細節,但確是誠意十足。

常聽人說: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」,外國人信了,所以他們來台灣觀光,也確實感受到了台灣的人情味。
然而他們是短暫幾天的停留,那是片段式的淺層感覺,台灣的人情味其實正快速消散中,這是騙不了人,因為孝道被淡化了⋯。

易春秋2017/6/1

網路轉載

沒有自動替代文字。


#殯葬搜尋首選,就在告別時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