殯葬百科

節哀順變 ?

節哀順變 ?

【節哀順變,對嗎?】


一生中,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他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。收到故人逝世消息,前往慰問關心,常常聽到親友這麼說,逝者已矣,來者可追,節哀順變。

親友的關懷慰問之語,乍聽之下甚是有理,換位思考一下,站喪親者的角度,已經有夠難過悲傷,一堆喪葬事務待處理待決定,往後少一人的生活面對調適,許多的人事物迎上門來,此時一句的節哀順變,喪親家屬如何因應呢。

 

首先探討一下,節哀順變的典故及意思,《禮記·檀弓下》:「喪禮,哀戚之至也;節哀,順變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」。節:節制;變:事變。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

白話來說,喪禮是普天下最哀戚的時刻、場合,節制哀傷情緒,不要過度而傷身,遇到這大變故且不可逆,既無法改變事實,只能順應它,如同順應大地四季的變化。這是挺中肯的建言,提醒著喪親家屬莫過於大悲哭泣難過,甚至影響到傷害自己身體,也不是已逝世親人所樂見的。

 

因此,在親友的立場,不需要時時刻刻對喪親者表達關懷問候,有時會造成反效果,讓喪親者感到壓力,悲傷是需要獨處的。最好的方式是:「需要陪你的時候,隨時打電話給我,我都在。」「我們一起吃個晚飯吧!」這樣的方式告訴他。然後接下來,你要做的是------等待,等待,再等待。

假使他真的希望找人聊聊,這樣的邀請,會讓他知道有個憂傷情緒的出口路徑,然後,只要傾聽他的訴說就好,這樣的方式回應支持他;倘若是他想要獨處,就讓他用自己的方式待著,別強迫用你「覺得比較好」的方式,用他自己的節奏,來處理他的哀傷與難過,這是當事人的功課,而不是你的。

 

死亡是如此決絕,不可逆轉,至親至愛的離世哀傷的反應,節哀順變,從悲傷輔導的角度來說是很不合適的。哀傷應該是被鼓勵的、被允許的,哀傷情緒不表達,眼淚不會消失,悲傷也不會就此殆盡,卡在心中某處,要如何因應少一人的生活變化?

死亡結束的只是生命,而非關係。雖然已經無法在身體實質接觸已亡故親人,在內心裡為祂保留一個專屬空間位置,紀念祂、哀悼祂、感謝祂曾經在我們的生命中出現,並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畫面濃墨重彩記憶,讓我們更懂得生命的愛與被愛價值。

©草田八風令  20170906

#殯葬搜尋首選,就在告別時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