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民間俗諺,「生得過雞酒香,生不過四塊板」,比喻婦女生產的艱辛及危險性。如果生產順利就可以吃雞酒坐月子;若是不幸難產死亡,則必須準備棺材辦後事了。另一說作「生贏雞酒香,生輸四塊板」。
除了「四塊板」名詞,棺材還有好幾個叫法,或稱棺木、壽板,臺語稱之為大厝或大壽(指高齡後的大房子)。四塊板源由則是棺材由上下左右兩側四塊長木板,再加上頭頂和腳底兩塊「和頭」所組成(中式棺材頭尾的兩塊方木名叫「和頭」),因兩塊「和頭」併起來當成半塊長板,故棺材又稱為「四塊半」。
古時候的人希望過世的親人能保佑子女”升官發財”,但是叫「官才」,當時的官府會來抓人審問,當然不行,再則由於棺材是木制的,所以在官與才兩個字旁邊加了木字,表示棺材。時至今,現代人有一民間習俗,躺棺材,嗅棺材氣,說可以改運氣;是以”棺”與”官”同音,”材”與”財”發音相同,躺進棺材就可升官發財,不躺棺材的人,買小棺材回家收藏,”見官發財”,同樣升官發財,帶動五行運轉,招財去晦氣,同等幸運符之意。
#殯葬搜尋首選,就在告別時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