殯葬百科

面對死亡的勇氣

面對死亡的勇氣

面對死亡的勇氣

■學習面對死亡、覺知死亡,才能「善終」

 

今天主題是「生命與死亡」,也就是說,我們該帶著何種觀念來面對生死?首先,「生死」應該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事情,它完全不是一種隱蔽、神秘之事,像是每天我們看的報紙、新聞,都在傳播著很多生死情況,但即使我們看到眾多報章雜誌,仍會自然地覺得「這是別人的事情」,例如「死亡」時,當我們看到災難、謀殺新聞等,都覺得那是「別人家」的事,不覺得和自己很有關係,忘了自己也是有生有死。

 

談到「生死」時,我們要反求諸己,例如看到別人面臨痛苦、死亡和災難時,雖然我們身體上感受不到別人的痛苦,但在心理上要能感同身受。在佛教,尤其是藏傳佛教當中,有一個重要的練習:就是你要嘗試去練習感同身受,試著在心上去體會其他生命的痛苦,透過這種觀修,可以幫助我們增長悲憫心和關懷心。

 

另一角度來說,談到「生死」時,要知道,我們既已出生,就無可避免會死亡。因此若我們總是逃避死亡,想盡辦法和死亡對抗的話,這絕非聰明之舉。我們應該從現在起,就去練習熟悉死亡,以此來減低我們對「死亡」的恐懼與擔憂。

 

有時想想,以人來說,我們常說,「你要吃得了苦」,以佛教名詞而言,「安受苦忍」是一種對「苦」的安忍修持。

 

但現代人越來越不能吃苦,不能安受苦、不能忍辱,因為大家現在嚮往的是舒適方便的生活,最好一點痛苦都沒有,因此稍微受點苦,心中就難以適應,比起過去修行人來說,現代人更容易感到不安和恐懼,稍微一點苦,就難以承受。

 

也有人問說,佛教教義總是不離痛苦,是否算是一種「痛苦的宗教」,尤其是講到「思維輪迴痛苦」時,例如我們在「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」時,教授到岡波巴大師的《解脫莊嚴寶論》,光是輪迴痛苦就講了好多天,其實若以傳統而言,要廣說輪迴之苦的話,幾個月也講不完。總之佛教的確很重視講苦,有人會覺得「怎麼都在講痛苦,學佛不是為了喜悅嗎?怎麼反而更強調『苦』?」無論如何,學習接受和面對痛苦是很重要的。

 

很多現代人一生病就努力對抗病魔,可說是嚐盡各種方式、永不放棄。同樣地也是永不服老,很容易相信各種抗老的療法,百般努力,就是不願意變老。面對死亡亦復如此,總之,現代人們用盡了各種方式想要抗拒老、病、死。

 

■將一生努力耗費在抗拒「老、病、死」,實在可惜

 

但其實你可以看到,老一輩的人,尤其是藏族人,遇到生病時,雖然也會盡力治療,但若真的難以治癒時,他們也就接受面對,然後放下、放鬆了,轉而努力去修持、行善。現代人和老一輩的人們真的不同,現代人會花費各種金錢在抗老上,可說耗費了一輩子的精力,都用於抗拒老病死上,想來非常可惜。

 

面對死亡的勇氣是非常重要的,當談到六道之苦時,若論地獄之苦,根本不是人的身體所能承受的,但我們在心上還是可以去練習,當談到地獄之苦時,你要嘗試去思維說:即使有此苦,我也要練習去面對、忍受,要有這種「安受苦忍」的練習,我覺得這對現代人是很重要的。

 

因此談到「生死」時,簡要而言,「出生就是死亡的起點」,一出生就必然邁向死亡,甚至可以說,生即是死的開始,因為有生必有死,出生後的死亡不需要其他因緣,出生本身就是造成死亡的因緣。不僅對我們自身是如此,生活中一切事物也都是剎那生滅的,無一例外。

 

■無常就是機會,所以剎那間充滿各種可能

 

生滅是萬法的本質,因為有生死,我們的生命更加多采多姿,因為有生滅,生命充滿了各種可能,例如生滅遷變造就了四季的更迭,這本身即是一種美。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生死的美麗。

 

無常性就是機會,分分秒秒都是新的機會,讓我們有新的生活或新的生命,因此當我們談論「面對無常和生死」時,並不是為了嚇唬人,而是讓我們認知到這正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正在發生的事情,從而讓你不要浪費自己生命中的任何光陰。

 

談到「生死」時,很多人會認為這就是結局,「一切到此為止」,但其實死亡不是終點,它不是單向,而是一種反覆循環、生生不息的狀態,這就是生死,這就是你現在經歷的每一分每一秒。

 

因此我們可以做的練習是:善用每天起床到睡覺的機會,在起床時,想像這一剎那就是新生,在入睡時,思維這就是結束,這樣就會漸漸體會到,生死並未和我們須臾分離過,甚或可以說是分分秒秒,生死都在我們左右。

 

■臨終時刻,讓自己保持正念覺知

 

剛剛談到「生死並非曲終人散的電影結局,而是有更多可能性」,希望大家不要怕死,可能大家會想說:「你是噶瑪巴,大概不需要怕死」,從各位角度而言,或許會如此認為;但以我而言,我也會怕死,尤其晚上夜深人靜時,想得比較多時,會發現自己仍會生起對於死亡的恐懼。

 

每人怕死的原因各異,有些人的恐懼源於未知,還有一種是因為死亡時歷經的苦與痛,讓他害怕。之前我到歐洲瑞士時,在一所大學談到死亡,聊得非常多,當時談到「最好的死亡方式」時,有人說是在睡眠中安逝,這樣就不會有太多的恐懼或痛苦,可說是壽終正寢,這種死法最好等等。

 

當時我也分享到,這種「睡眠中死亡最好」的主張,是和佛教、尤其是藏傳佛教的教義背道而馳的。佛教教導我們在面對死亡時,心識要非常清明、有覺知,這樣才是最好的死亡,因此許多修行人會發願說,希望死亡時刻的心智要非常清晰。然而認為「睡著時過世最好」的人會覺得死亡是「不知道自己死就很好」,這是不太正確的。對於修行者而言,「覺知死亡」是生時重要的修持功課,甚至可以說,一生的修為,就要在死亡時分驗收,要能夠具有一些修持的徵兆。如果是迷迷糊糊的死亡,則一生修行可說就毫無意義了。

 

也有人在一生中修行並未精進,但在死亡時抓到了訣竅,仍可以有善終,因此在藏傳佛教中,是教導我們要「面對」及「覺知」死亡的。

 

我還記得年幼時有過一次前所未有的經驗,當時在西藏,早上和下午例行都要背誦經典,小孩子嘛,口中唸著,心中卻同時在胡思亂想,當時還沒有學習什麼無常、空性理論,僅有些聽聞,但某一天的早上我突然想到「無常」一詞,也不知為何,翻來覆去的越想越深,體會到無常後,心中突然生起了一陣莫名的恐懼,還記得當時前面還有桌子什麼的,但這些東西好像都無端消失了,當時我變得無端的驚恐,因此趕快和老師說,我要出去透透氣!

 

總之,「死亡無常」需由自己去設身處地去體會才行,但我們仍習慣覺得這是別人的事,例如最近美國發生重大槍擊案,有五十人受害,我們會談論到:「其實被害者有四十九人,另一位是槍手」等等,看新聞時可以算得很清楚;但若將生死放在自己身上時,卻難以面對。

 

■「無常」代表著「機會隨時在我們手中」

 

我們雖然心中明知總有一天會死,但總覺得為時尚遠。但其實任何時刻、任何因緣,都有可能造成我們的死亡,但若我們平日不具備這些觀念,也不做準備,尤其在現代生活中,更不談這些議題,當面對各種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,你也可能不死」的宣傳時,我們就更難以學習「死亡」了。

 

有些人對於「死亡無常」這主題有一種誤解,認為講授的目的,是為了讓你害怕、恐懼死亡,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,因為「怕死」不是觀修死亡無常的目的,動物也會本能的怕死。觀修「死亡無常」最重要的目的,是讓我們懂得更珍惜自己的生命,不會浪費每一分每一秒,更珍惜身邊的親朋好友,也正因為你知道生命是無常的、生命會死亡的,因此你會懂得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,如此才可能死而無憾,不然我們永遠不知足,也不瞭解無常的話,最後只會悔憾終身。

 

因此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改變,機會隨時都在我們手中,重點是我們願不願意踏出去、做出改變。就如同密勒日巴尊者,他前半生犯下很大殺業,但下半生就做出決定,要好好修持。佛法教導的並不是說若你是惡人,生命就無法改變,一切都取決於你,尤其當你瞭解「無常」這本質時,更會懂得任何時刻都是機會。

 

有人想法悲觀,會認為說:「我已經這麼壞了,反正無藥可救了,就這樣壞下去吧,這就是我的宿命!」用這種方式來籠統概括自己的一生,代表他並未認識到無常;當他認識到無常時,就會明白,其實他是有選擇、是隨時可以改變的。

 

因此,重要的是珍惜現在,當你懂得「無常」時,就會珍惜你所擁有的。唯有當一個人懂得把握現在時,才有可能把握住未來的每一次機會,就如同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更迭一般,當入夏時,你就享受夏日的氛圍,當冬天來臨時,你就去把握冬日之美。

許多人也會提及自己對於摯愛離去時,悲痛難忍之苦,及難以接受的經驗,這和我們今天談到「自己要先認識生死」也大有關連,唯有你越來越接受自身的「死亡無常」時,才會有力量去面對親友的離去。

 

就像〈金剛總持祈請文〉所說:「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」,從佛法、精神修持角度而言,根本上師、具德上師真的如同父母一般,當這樣的上師圓寂時,帶給你的苦就如同失去雙親一般,因此祈請文中提醒到「生生世世」,當你讀到時,要瞭解死亡不是結束,你可以祈願生生世世去跟隨,緣份是可以循環不已的。

 

唯有當我們越習慣思維死亡無常時,一旦至親過世時,你就更能坦然面對。

 

文章來源: 大寶法王噶瑪巴 https://www.kagyuoffice.org.tw/17th-karmapa/teachings/20160622